一盘棋下到一半,庄家突然要掀桌子,你说这算啥事儿?乌克兰,这片被战火烧得焦头烂额的土地,如今就像个被大国们推来搡去的棋子。西方喊着“支持到底”,却传出要“瓜分”乌克兰的打算;泽连斯基从“战时英雄”到“流亡总统”的传言,满城风雨。这场仗,到底是乌克兰在打,还是大国们在玩?咱们今天就来扒一扒这出“国际大戏”,看看乌克兰的老百姓,到底在为谁买单。我的看法?这场棋局里,没谁是真心为乌克兰好,大家都在算自己的小九九,但乌克兰人流的血、受的苦,却是实打实的。
2022年2月,俄乌冲突刚爆发,泽连斯基站在基辅街头,面对美国撤离的提议,他甩出一句:“我要弹药,不是便车!”这话硬气,瞬间让乌克兰人热血沸腾,西方媒体也把他捧成“抗俄英雄”。可到了2025年初,风向变了。国际智库爆料,泽连斯基可能在偷偷筹划流亡,打算去西方当“演讲总统”,继续发表慷慨激昂的演说。这消息一出,网上炸了锅,有人骂他“怂了”,有人叹他“被逼的”。
据《卫报》2024年报道,乌克兰内部高官私下吐槽,泽连斯基的“胜利计划”更像是“保命计划”。想想看,曾经的硬汉,如今被传要跑路,这落差多大?我看啊,泽连斯基不是不想扛,而是被内外夹击得喘不过气。战场上补给断断续续,国内老百姓怨声载道,他夹在中间,左右不是人。
西方刚开始对乌克兰那叫一个“大手笔”。2022年,美国国会批了400多亿美元的援乌法案,欧盟也砸下几百亿欧元,枪、弹、情报,啥都往乌克兰送。北约还时不时秀一把“团结”。可好日子没多久,2023年底,援助开始“缩水”。路透社数据说,2024年欧盟对乌军援同比降了20%,连枪弹都送得磨磨蹭蹭。更离谱的是,波兰2023年9月突然宣布暂停军援,理由是“国内经济吃不消”,还跟乌克兰因为粮食出口吵得不可开交。德国也一样,2023年初才勉强送出“豹2”坦克,之前还怕“惹毛俄罗斯”,拖了老半天。这哪是帮朋友,分明是“先算自家账”!2025年,欧洲智库还爆出“瓜分乌克兰”的传言,说有些国家想让乌克兰割让东部四州,换个“和平入欧”的空头支票。这不就是拿乌克兰的伤疤做筹码吗?我说句实在话,西方这“友情”,跟借钱不还似的,表面热乎,转头就凉。
战争打了三年,乌克兰老百姓的日子苦得像嚼黄连。联合国2024年数据,800多万乌克兰人逃离家园,国内经济几乎崩盘。2024年,乌克兰征兵政策越来越狠,18岁的年轻人、甚至海外公民都得回国当兵。结果呢?基辅街头出现“征兵车”强拉人的新闻,有人花大价钱贿赂边境官逃跑,有人走上街头抗议。据BBC报道,2024年乌克兰通胀率高达25%,超市里的面包都快成“奢侈品”了。老百姓还抱怨,西方的“大礼包”压根没到自己兜里。前线士兵喊着弹药不够,平民家里物价飞涨。有人在网上调侃:“西方的枪还没到,账单倒先寄来了!”我看着都心酸,乌克兰人不是不想打,可这场仗,凭啥让他们当炮灰?大国的棋局,老百姓的命却成了赌注。
俄罗斯这边也好不到哪去。西方冻结了俄罗斯3000亿美元的海外资产,2023年6月还决定拿这笔钱支援乌克兰。俄罗斯气得直骂“强盗”,威胁要报复。泽连斯基嘴上说欢迎,心里估计也犯嘀咕:这钱真能到手,还是又被西方拿去“玩花样”?战场上,俄罗斯稳扎稳打,2024年多次掐断乌克兰的补给线。军事专家分析,俄罗斯的目标不是一口吞下乌克兰,而是拖垮对方,让西方和乌克兰耗到没脾气。我看,这场仗比的不是谁拳头硬,是谁兜里钱多、谁更能熬。俄罗斯这“硬骨头”,还真不好啃。
2024年底,中东突然又燃起战火,西方注意力“刷”地转了过去。美国把军援优先给了中东盟友,欧洲忙着平国内的罢工潮,乌克兰一下子成了“冷板凳”。2025年,法国和德国开始公开讨论“俄乌和谈”,还暗示乌克兰得“忍痛割地”。这不摆明了让乌克兰当“替罪羊”吗?国际关系学者约翰·米尔斯海默2024年就警告过,乌克兰不过是西方遏制俄罗斯的“棋子”,一旦没用,随时被扔。我看这话说对了,乌克兰人流血流泪,换来的却是大国们的“算盘声”。泽连斯基就算不跑,也得面对这残酷现实:乌克兰的未来,压根捏在别人手里。
(免责声明)文章描述过程、图片都来源于网络,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,无低俗等不良引导。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,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!如有事件存疑部分,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。
国内知名股票配资公司有哪些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