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台风“竹节草”中心还位于太平洋海面时,平安产险上海、浙江等地的客户就已经收到了台风预警信息和防灾指引。与此同时,平安风控员则赶赴高风险区域的企业和工程,实地走访,向企业提出加固、转移设备等建议。
对平安产险的风控和理赔队伍来说,灾害来临前的防灾减灾服务已经成为常规的服务。而支撑着这套精准化、标准化防灾减灾服务体系运转的,正是鹰眼系统——一个由平安产险自主研发的风险减量平台。
保险是这个世界上最古老的行业之一,已经有4000多年的历史。即使从1666年伦敦大火追溯现代保险历史也有300多年的时间。这数百年里,保险行业的核心价值都锚定在事后理赔补偿,帮助客户实现风险转移。
但从国家和社会角度,风险总量并未减少。伴随着高质量发展的要求,保险价值不再局限于事后赔付,事前风险防范和事中的风险干预变得越发重要。风险减量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政府、监管的文件中:保险公司应主动参与和融入到承保标的风险管理过程中去,有效降低事故发生频率或损失程度,从而实现整个社会风险总量的减少。
今年是鹰眼系统上线十五周年。这十五年,也是保险从“风险等量”向“风险减量”跃迁的关键转折期。站在重塑保险价值的历史交汇点,作为科技与风险减量深度融合的产物,鹰眼系统对风险减量服务的探索与实践具有更多的意义。
打造风险减量新基建:从灾害预警工具到风险减量平台
平安产险总经理助理徐华表示,平安产险一直坚持研究风险、量化风险,妥善处置风险,逐渐形成了覆盖灾前预警、灾中应急、灾后理赔的全周期风险管理体系。
国内知名股票配资公司有哪些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