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全球各类职业中,船员无疑属于阅历极为丰富的那一类。频繁穿梭于不同国家,亲眼目睹的风土人情、亲身经历的奇闻轶事数不胜数。相较于普通游客,船员在行程安排上拥有更多自主性,特别是前往朝鲜这样的国家时,这种优势更为明显。朝鲜虽曾有过对外开放的时期,后来又趋于封闭,但作为国际海员,哪里有货运需求,我们的航船就驶向哪里。
每次休假返乡,朋友们总是迫不及待地前来拜访,叙旧闲聊间,短短几个小时就能喝完一整盒茶叶。一旦话题转到航海经历,尤其是当朋友好奇地追问:“你真的去过朝鲜?没开玩笑吧?快和我们详细说说”,那这个话题不聊上一顿饭的时间根本停不下来。
当朋友抛出“朝鲜真的与世隔绝、不参与纷争吗?”这个问题,我的思绪瞬间被拉回到在朝鲜的难忘时光。
说实话,我在朝鲜的所见所闻也有一定局限性,毕竟当地存在诸多限制个人自由的规定。
踏入朝鲜农村的那一刻,仿佛穿越回了上世纪八十年代,眼前的生活场景充满了复古气息。
朝鲜农村居民十分淳朴,但面对我们这些外国人,他们的神情中交织着疑惑、好奇,甚至有几个人凑在一起,像是在打量外星人一般观察我们。
在我与他们的接触中发现,朝鲜农村百姓其实非常友善。最初,我给他们递烟时,他们虽然心动,却不敢伸手,因为早期有规定禁止与外国人交谈。后来,趁着无人注意,他们也会和我们聊上几句。再到后来,我递烟时,他们从一开始的不敢接,变成悄悄收下,然后躲起来猛吸,一旦发现有人靠近,便立刻掐灭烟头。
朋友惊讶地问道:“这情景怎么和我们过去那么像?难道朝鲜人生活很贫困?”
并非如此,他们其实很幸福,甚至比我们某些方面还要好。我们面临车贷、房贷压力,结婚有彩礼负担,看病还有医疗费用支出,而朝鲜人没有这些生活重担。尽管朝鲜的生活条件艰苦,但没有这些经济压力。在朝鲜,住房由国家分配,私人几乎无力购车,家里有车的,基本都是国家赠送。至于彩礼,也十分简单,通常就是被子、衣服、缝纫机之类的生活用品。
我还没说完,朋友们就纷纷表示自己也有类似生活经历。不过,真正经历过这种生活模式的,大多是六零后、七零后那一代人。
我小时候经历过交公粮,朝鲜农村也是如此。实行集体劳作制度,种植玉米、麦子、水稻等农作物。无论收获多少,粮食都不归个人所有,由合作社统一管理收成、安排上交任务。上面会下达指标,到了年底,再根据每家每户一年的工分和表现,分配相应数量的谷物。
在朝鲜,人们普遍难以吃饱,每家每户的粮食配给有限,几乎没有余粮,想要私自饲养鸡鸭也困难重重。这或许就是合作社的牛都十分瘦弱的原因。
此外,朝鲜农村居民对衣着也颇为“珍惜”。一套新衣服往往要穿很多年,平时都精心收着,只有逢年过节或是进城时才会拿出来穿,回家后又仔细收好。平日里,大家都穿着款式普通、满是补丁的青年西装式衣服。在他们看来,长期在田间劳作,无需讲究穿着。合作社每年都会给每家每户分配大量农活,村民们按照集体工作制度,到指定田地劳动。
对朝鲜农村人而言,生活只求温饱,没有过多物质追求,至于远大理想,基本都寄托在城里人身上。
在朝鲜,有一点给我留下深刻印象。无论生活在农村还是城市,每隔一段时间,人们都会被组织起来接受思想教育,其实质是爱国教育,旨在引导民众一心爱国、忠诚于国家。在这方面,朝鲜做得相当出色,每半个月,村里就会通过广播播放大约一小时的爱国歌曲和新闻。
朋友又问:“那他们能看电视吗?”
朝鲜农村居民整日忙于劳作,为了节约国家电力和资源,晚上很早就休息了。农村并非家家户户都有电视,一个村子能有几台黑白电视机就很不错了。只有在农闲时节,合作社统一供电,村民们才会聚在一起,在合作社或村民家院子里,共同观看爱国题材的电影。我在朝鲜农村体验过看黑白电视的场景,那种感觉与我儿时在村里和大家一起争抢着看电视、看露天电影的情景如出一辙。
在农闲且天气晴好之际,社长同样会组织大伙观看电视、电影。然而,多数村民更多时候都选择休息入眠,毕竟白天忙于劳作,夜晚疲惫不堪,往往早早便进入梦乡。
至于村民们为何习惯早早入睡,实际上还有另一重缘由——为了避开检查。
在他们的村落里,每晚都会有人民军前来巡查。此番检查目的多样,既要维护村里的治安秩序,防范盗窃事件,又要预防自然灾害与人为灾害的发生。
在村民眼中,这些检查人员一来,总会到家中“做客”。而一旦招待,就难免要拿出些物资。因此,为避免不必要的麻烦,大家索性选择早点休息。
“朝鲜农村生活如此,那城市居民又过着怎样的日子呢?”
相较农村居民,城市里的民众生活状况稍显优渥。他们在国营企业工作,如煤场、服装厂、电厂等。每月都能获取固定收入,换算成人民币,大约在五百元上下。至于这样的收入能否支撑起舒适的生活,恐怕只有他们自己最清楚。
事实上,我时常前往城市游玩,发现这里的居民对所领工资颇为满足,就如同当下我们觉得月入八九千相当可观一般。
平日里,他们并非频繁用钱购置生活物资,而是在月中与月末时,领取粮票等各类票据。凭借这些票据,便能在国营商店兑换相应的大米、肉类等物资。
此处不得不提,当地人在国营商店购物的优惠力度极大。这一情形着实令我心生羡慕。
为何会这样呢?
以购买一斤猪肉为例,当地人只需持票前往,再添上一两块钱,就能购得一斤猪肉。由此可见,当地居民购物价格极为低廉。反观我作为外国人,要么被要求在指定场所购物,要么就得支付十倍的高价。
尽管该国允许使用美元和人民币,但在物价方面,差异极为显著。
“哎,我真是太羡慕当地人了,虽说他们的生活稍显落后,可毫无生活压力啊。”
朋友们一边品茶,一边对当地人的生活表示艳羡。但我却始终无法产生同样的感受。
在我看来,他们的生活实在平淡,就像向平静的水潭投入一颗石子,激不起半点涟漪。
的确,无论是城市居民还是农村百姓,在他们的观念里,只要热爱祖国、勤恳工作,其余事情便无需过多操心。然而,相较于我们这些来自国外的现代人,他们的生活方式和理念确实显得有些滞后。
在这里,人们的发型选择并非随心所欲。男性仅有十种规定发型,女性则有十八种。
这些发型的设定旨在展现男性的精气神与女性的优雅气质,除此之外的奇特发型均不被允许。也就是说,在发型选择上,人们缺乏自由,受到诸多限制。
不仅发型如此,在穿着方面亦是这般。此地男性大多身着传统样式的西服,肩部采用海绵填充,几颗纽扣便尽显时代特色。
女性的穿着则更为多样一些,夏季时,城市女性通常身着统一的过膝裙搭配白色衬衫,显得整洁利落、精神抖擞。当然,农村女性的穿着风格与之大相径庭。
在城市中,鲜少能见到款式独特的服饰。不过,近些年来也出现了变化。从2009年我初次到访这个国家,到如今,服饰在花色与颜色方面已有了显著的改变。
孩子们身着校服之外,也会穿上色彩斑斓的衣裳。然而,无论衣着如何多样,他们面容上鲜明的朝鲜特质始终清晰可辨,那份端庄,那自然的模样,既有乡村的质朴韵味,又透着城市的灵动气息,质朴与灵动奇妙交融。或许用“质朴无华”来描述更为贴切,这样的形容绝非贬损,只是为了生动展现八十年代的独特时代风貌。
确实,我曾亲身经历过那样的岁月,如今再次置身其中,站在人群里,强烈的时代反差感扑面而来。
值得关注的是,这里的人们对外面广阔世界充满了热切向往。
有人不禁疑惑:“他们真的落后吗?还是因为环境限制了他们的视野?”
事实上,当他们看向我时,眼中满是好奇与探寻。
这些年,随着与当地人的接触日益增多,我逐渐对他们有所了解,还发现有部分人能够熟练使用英语交流。通过和他们的深入交谈,我深切感受到朝鲜民众对外部世界的浓厚兴趣,他们会好奇地询问我:“你们国家的铁路交通发展得怎么样了?现在普及智能手机了吗?”
这些问题,如果放在八十年代的中国,我或许会一时语塞,缺乏自信。因为那时的我们,和如今的他们有着相似的境遇。
这些年来,中国发展迅猛,铁路交通早已十分发达,普通火车、动车、高铁,甚至磁悬浮列车等多种先进交通工具飞速发展。与朝鲜火车时速仅三十公里相比,中国的动车和高铁速度快如飞。
至于智能手机,中国大约在十一二年前开始广泛普及,过去朝鲜同样没有,而近些年,在朝鲜街头,本国品牌和外国品牌的手机渐渐多了起来。
我亲眼看到当地人使用朝鲜本国品牌阿里郎手机,同时也发现了小米、华为,甚至苹果手机的身影。
有人对此表示怀疑:“你别开玩笑了,朝鲜怎么可能使用外国手机?朝鲜一直是封闭的国家,就算有可能用上小米和华为,怎么会有苹果手机呢?”
若不是我亲自来到这个国家,听到这样的质疑,或许我也会和他们一样充满疑惑。
但事实是,朝鲜民众确实用上了外国品牌手机。据我了解,苹果手机在朝鲜无法接入本地网络,需通过国际漫游使用。而且,使用手机的朝鲜人越来越多,从在船上工作的工人身上就能明显感觉到。以前很少看到工人拿出手机,如今偶尔就能见到他们使用手机的场景。
时代在不断前行,世界也在持续变化。
曾经,在朝鲜能见到的现代化产品较少,没有手机也不足为奇。而现在,我不仅看到智能手机在朝鲜逐渐普及,还看到中国国产的汽车、巴士行驶在朝鲜的道路上。
近两三年,我在朝鲜城市街头看到了吉利、长城等中国品牌汽车,虽然大多是二手车,但这无疑是朝鲜发展进步的有力见证。
并非仅有这个国家呈现这样的态势,我曾游历过诸多经济欠发达的国度。往昔,在这些国家的街头,国产汽车极为罕见,道路上行驶的基本是日韩欧美品牌的车辆。然而,随着时间推移,近年来国产汽车在这些经济不发达地区的身影愈发频繁。不仅是贫困国家,在发达国家同样如此。
在发达国家的街头巷尾,随处可见国产品牌汽车。特别是近段时间,国外街道上的新能源汽车更是频频亮相,数量众多。
朝鲜的情况同样如此。我坚信,在未来几年,新能源汽车必然会出现在朝鲜的土地上。毕竟朝鲜对生态环境极为重视。
谈及环境,就不得不提朝鲜的街道环境状况。
在朝鲜,市民颇为注重生活品质。漫步街头,每家每户的门前都栽种着各式各样的花卉绿植。这种种植并非随意而为,而是当地的一项规定,旨在提升城市的整体风貌与形象。
除了在美化环境方面有相关规定,朝鲜的卫生环境也堪称优良。
当地的街道整洁到极致,连一株杂草都难以寻觅。
一次,我在街上恰好碰到朝鲜的孩子们放学。当孩子们瞧见路边墙角缝隙中钻出的嫩绿小草,都会自觉地走上前去将其拔除。凭借这样的举动,想要在街道上看到纸屑、塑料袋,简直难如登天。
可以说,朝鲜的街道环境十分出色,民众的环境保护意识也极为强烈。
“朝鲜在这方面确实厉害,我们目前还达不到他们这样的思想觉悟,真是值得钦佩。”
朋友们听我讲述时全神贯注,不时发出感慨,既惊叹于朝鲜在环境维护上的努力,也对其优秀成果称赞不已。
在我眼中,朝鲜确实有着过人之处。尽管其生活水平可能不算太高,但在众多领域都表现卓越。说实话,我十分喜爱这里的生活环境,以及那种质朴纯粹的生活氛围。
虽然朝鲜的发展程度相对滞后,但在这里,我几乎见不到采用高科技手段培育的蔬菜。这里的食物皆为天然绿色,食用起来安全又健康。
朋友们听闻这些,不禁心生感慨,甚至觉得自己当下的生活在某些方面还比不上朝鲜。朝鲜民众每日食用绿色食品,无需担忧农药残留、食品添加剂等问题。他们很少生病,一年到头去医院的次数屈指可数,就连普通的伤风感冒都不常见,反观我们的生活现状呢?
想到健康问题,我不禁怀念起八十年代的农村生活。
那个年代的生活多好啊,食物天然健康,人们很少患病,村里河里鱼虾成群。可如今,一切都变了,我们的饮食也大不如前。
#热问计划#
国内知名股票配资公司有哪些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