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凌晨四点扶墙忍疼上洗手间”
“连走路都需要忍痛那刻,我开始第一次认真思考‘活着’的性价比”
腱鞘巨细胞瘤(TGCT),又称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(PVNS),是一种罕见却极具侵袭性的关节肿瘤。它虽非恶性,却能“啃食”关节甚至骨头,导致不可逆的损伤。
数据冰冷,但现实更残酷:
• 全球每年每万人中约有43人患病,平均每2万人中就有1位患者。且患病人数逐年增加,国内每年新增6万病例。
• 高发年龄20-50岁,女性居多,膝、手、足关节最常受累。
• 目前手术是主要的治疗方式,但复发率高且有并发症风险。患者对于安全耐受、精准高效的系统性治疗存在巨大的未被满足的需求。
“别人凌晨四点看海棠花未眠,我凌晨四点扶墙忍痛上洗手间。”在为腱鞘巨细胞瘤患者创作的一副画作中,艺术家爻九写下这段文字。
她试着去感受、去传达这群罕见病患者正在经历的痛苦。“画笔也许无法画出帮他们走出迷宫的路,但如果能为他们多点亮一盏灯,也是好的。”
“跑道不见旧人影”:曾经用跑步对抗压力拥抱健康的患者,如今连跑步都成为“昂贵的奢侈品”
“误诊的年轮”:画中患者从年少时的一次误诊,独自走过了长达10年的弯路,如今膝盖连正常弯曲都很难做到了
“无限流肿瘤”:一位患者12年4次反复复发,反复手术,堪比游戏闯关,肿瘤却像“无限续命的BOSS”
这些画作,让理性艰涩的医学术语,变成可触摸、可感知的疼痛,也让“罕见”不再沉默。
7月4日-6日,国际肉瘤宣传月期间,由中国罕见病联盟、北京罕见病诊疗与保障学会、蔻德罕见病中心、海南罕萌医学公益基金会、北京瑞洋博惠公益基金会联合主办,默克中国医药健康等公益支持的“2万分之一的偶遇——罕见病腱鞘巨细胞瘤公益科普画展”将在北京宣南书店(法源寺店)展出。
1、【绘画展区】:患者与艺术家用画笔,记录患病的挣扎、困境与微光。
2、【科普专区】:从疾病概念到发病特征,从发病机制到治疗困境,系统解读腱鞘巨细胞瘤。
3、【互动打卡区】:线上晒照科普疾病赢冰箱贴;线下投票最爱画作,为患者写下暖心留言,赢科普画作明信片。
“时代的一粒灰,落在每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。”这看似小小的肿瘤,落在每个患者头上,同样是一座难以逾越的山。
而这场科普公益画展,试图用艺术的力量,为患者带来些许微光。
“活着的性价比”是什么?
或许,答案就在这些画作里——
在疼痛中依然挣扎前行的身影,在困境里仍然不肯熄灭的希望,在“罕见”中呐喊的勇气。
⏰时间:
7月4日(周五):12:00-22:00
7月5日-6日(周末):9:00-22:00
地址:北京宣南书店(法源寺店)
北京西城区牛街街道法源寺南横西街39号
愿你我走近这场展览,让“罕见”被看见,让希望有回声!我们,不见不散!
“我们不是要同情,而是需要被看见,被知晓,被理解。”
——每一位腱鞘巨细胞瘤(TGCT)患者
国内知名股票配资公司有哪些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